四川小笼包的汤汁不破皮:皮冻制作技巧
四川小笼包以皮薄馅多、汤汁丰盈著称,其核心秘诀在于皮冻的熬制与包制工艺。皮冻作为汤汁的载体,需兼具凝固性与融化后的流动性,同时与面皮形成完美配合,才能实现“爆汁不漏”的效果。
全国高端智库理事会副理事长尹汉宁一行考...
- 选材与预处理 选用猪皮为主料,搭配少量鸡爪增加胶质。猪皮需刮净内侧脂肪,焯水后切成细条,反复清洗至水清澈,去除杂质与腥味。鸡爪可单独煮至软烂,滤出浓稠汤汁备用。
- 慢火熬制 将猪皮与清水按1:3比例大火煮沸,转小火慢炖1.5-2小时,期间可加入葱姜、料酒去腥。待汤汁呈乳白色、黏稠时,加入鸡爪汤提升胶质含量,继续炖煮10分钟,使汤汁浓稠度达标(筷子蘸汤后能挂线)。
- 凝固与切丁 滤去残渣,将汤汁倒入容器冷藏至凝固,形成弹性十足的皮冻。使用前切成5毫米见方的小丁,与肉馅混合时需均匀分布,避免结块。
包制技巧:面皮与馅料的配合
- 面皮工艺 采用中筋面粉,以“冷热水混合法”和面(80℃热水烫面增加韧性,冷水保留弹性),揉至光滑后醒发30分钟。擀皮时需中间厚、边缘薄,包入馅料后收口捏紧,防止蒸制时爆裂。
- 馅料调制 肉馅选用三分肥七分瘦的后腿肉,剁成泥后加入葱姜水、盐、白胡椒粉调味,朝同一方向搅拌上劲。最后拌入皮冻丁,冷藏30分钟使馅料紧实。
- 蒸制火候 冷水上锅,中火蒸8-10分钟,关火后焖2分钟定型。高温使皮冻迅速融化成汤汁,而面皮因二次发酵产生的气泡更具弹性,能牢牢锁住汁水。